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瑜伽入门冥想训练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瑜伽入门冥想训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冥想训练的方法?
四种方法
1.随息法:意念呼吸自然出入,心息相依,意气相随,不加干涉,叫随息。
2.数息法:默念呼吸次数,从一到十到百,实者数“呼”,虚者数“吸”。
3.听息法:两耳静听自己的呼吸声,排除杂念。
4.观息法:如观者一样,去观察,体会自己的呼吸
里的冥想是不是随时都可以练习,饭后可以马上练冥想吗?
瑜伽冥想并不是随时都可以练习,太过嘈杂的环境不适合进行瑜伽冥想的训练,进行瑜伽冥想训练,首先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关闭手机、闹钟、电视等电子设备。尽量摒除外界干扰,儿童瑜伽里的冥想,通过调整呼吸,可以达到放松身体和心灵的效果,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孩子专注力。
瑜伽“冥想”怎么做?
冥想——是在安静的条件下的静心。
人生活久了,大脑必然装了好多东西,有些是垃圾。这些储存大脑里的垃圾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或身体的健康,这就需要清理一下这些垃圾。人脑不像电脑,可以下载软件就行清理,这一***的机器,需要自我清楚。因此道家通过养生修炼,得到人在冥想中可以对人大脑进行一番清理。
冥想——就是微闭眼,全身放松,排除杂念,设想观一物而排除其他杂念。
到底该怎么冥想?冥想就是睡觉和发呆吗?
首先冥想可真不是睡觉和发呆,不能躺着冥想,很容易睡着。
1、如果你上班或者在外面,就可以***用上图这种坐着的姿势。背部挺直,全身放松。
2、如果在家里或者较为自在惬意的空间,可以***用下图乔布斯冥想***用这样莲花姿势。
当然可以点蜡烛、香薰、暖灯等,都可以,只要你觉得够舒服。
3、记得设定时间,每天最好2-3次冥想,一次10-20分钟。
这样长期坚持下来,2-3个月你就会看到效果。对提升记忆力和幸福感有冥想效果。
冥想最关键的是放松,然后把意识放在感觉上。很多人不懂得感觉这回事,习惯了在头脑里,让他回到感觉就会非常困难。但是,在开始的时候,练习冥想就是练习回到感觉。它是一个不断的被思想中断又不断的拉回到感觉里的过程。
我说一下“感觉”,冥想之所以可以睁着眼练,就是因为只要不在头脑,进入感觉就对了。感觉就是眼看、耳听、鼻闻、舌尝、身触、还有意念六感。你要留意你的感觉,当你看的时候,你要留意确定是在看吗?还是在头脑里,时刻觉察是在头脑里还是在感觉里。初期就是要分清感觉和头脑,也就是念头。闭眼观呼吸,就是用听觉,离开头脑,不断关注呼吸,走私了,拉回来,关注呼吸,不断的练习,直到你可以很专注的停留在呼吸上,这时候,宇宙的能量才会下来,你会觉得很精神,大脑很清醒,不用午睡也不困。
最忌讳的是纵容自己思想,借着坐下来放松的机会,任由思想驰骋,那你只要坐下来就会浮想连篇,根本练不成。
我个人冥想是随着音乐把自己带入脑海中一个美丽无人的大自然环境中,让自己身临其境,多看些自然风景的视频,多旅游,多看图,都有助于形成自己的冥想环境,同时注意力放在自己又深又缓,舒服的呼吸上,舌抵上腭,嘴角微微上扬,请忘记现实中的一切,音乐结束,慢慢回神,慢慢睁眼,慢慢起身
重点在呼吸上哦
冥想,是国外的修瑜伽者按照中文的翻译,自己设想的。它的规范翻译,是瑜伽或者禅观。在印度修行中,把冥想分为两类,即有智定、无智定。所谓的定,标准翻译为:三昧或者三摩地。就是集中精神的状态。在瑜伽禅观里,这种集中精神的状态按照人的思想是否在思考,分成两类(即上文的两个定),按照修行到的境界次第,大约分为17个境界。对于人的心理分析,在南传佛教有五位七十五法。就是把心理现象分为五大类七十五个小分类。在北传大乘佛教,分为五位百法。无论哪种瑜伽禅观,人都是始终清醒的。印度瑜伽与中国气功的静功部分,也有既非清醒也非昏睡的状态,西方称为催眠态,中国气功称为气功态。在传统心理学上,把它(当修行状态下的心理状态)称为移行相。这种对心理状态的把控,就是冥想,或者说,是冥想的实质。没有哪一家修行者把昏睡、昏迷或者熟睡当做冥想的。按照佛教瑜伽禅观,处在定中的禅师或者瑜伽师,都是始终清醒的。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冥想的状态其实是一种感知状态,和睡眠是不同的。
人的注意力从左大脑的思维逻辑移到了右大脑的感知觉知上。左大脑也许仍然在思考,但注意力基本不在这上面。这样的感知可以是五官的感知,身体的本体知觉,也可以是情绪的感知,思维的感知,人间关系的感知。甚至心灵层面的感知。感知的深度是可以通过练习提高的。
大脑注意这些的时候思维可能失去能量自然慢慢静下来。这可能就是“尘埃落定”的状态吧。练习的结果是感觉能找到心里一片安静的空间。一片清凉世界。
#冥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瑜伽入门冥想训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瑜伽入门冥想训练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